
前阵子以色列议会干了件大事,两项涉及约旦河西岸的法案刚走完初读程序,这边阿联酋就直接坐不住了,隔天就发了正式声明把这事怼了回去。 在中东这块儿,巴以问题本来就是个“火药桶”,以色列这波操作,无疑是往桶里又扔了根火星子。
这两项法案说穿了就两个核心,一个是想把以色列的行政、司法这些权力,延伸到约旦河西岸的部分区域。 另一个更直接,给当地已经存在的以色列定居点“正名”,让它们从之前的“临时管控”变成有法律支撑的存在。 本来想觉得以色列只是走个立法过场,后来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这分明是想通过国内法律,把对约旦河西岸的控制彻底“合法化”,这步子迈得也太大了。
我查了下资料,约旦河西岸这地方,从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,就一直被以色列实际管控,到现在,这儿已经有差不多130个以色列官方认可的定居点,住了50多万人。 这些定居点在国际上本来就没多少国家承认,现在以色列想通过立法“盖章”,巴勒斯坦那边肯定没法接受。 而且以色列现在的联合政府里,右翼政党本来就挺支持定居点扩张的,这次推法案,我猜也是为了兑现选举时的承诺,稳固自己的国内支持率,毕竟政治这事儿,从来都和国内民意绑在一起。
不过以色列这边刚有点动静,阿联酋就成了中东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国家。 阿联酋外交部反应特别快,法案通过还不到24小时,就通过官方通讯社WAM发了声明。 声明里说,以色列这法案是“巴以局势的危险升级”,不仅违背了《联合国宪章》和《日内瓦公约》,还把国际社会推了几十年的“两国解决方案”给动摇了。
阿联酋这话不是没道理,国际法里早就写得明明白白,占领国不能随便改变被占领土的主权,以色列这法案等于是绕开了国际法,难怪阿联酋会这么激动。 法案背后,以色列的“小算盘”与约旦河西岸的困局 阿联酋在声明里还特意强调,约旦河西岸作为巴勒斯坦被占领土的地位,早就被国际法定下来了,任何单方面改现状的行为,都是在破坏地区和平。
这话戳中了关键巴以问题之所以拖了这么久,就是因为双方都想争取更多利益,而以色列这次的立法,等于是把“单方面行动”摆到了台面上,根本没给巴勒斯坦谈判的余地。 更有意思的是,阿联酋不光反对,还明确说了自己的主张:坚决抵制一切改巴勒斯坦被占领土现状的操作,还警告以色列“别想吞并约旦河西岸,不然肯定会遭到反对”。 其实阿联酋近几年在巴以问题上一直挺积极的,比如2023年还给巴勒斯坦捐了人道主义援助,还帮着推动中东国家和巴勒斯坦的经济合作。
这次站出来反对,也不是一时冲动,更像是在维护自己一直以来的立场毕竟中东地区稳定了,阿联酋的利益也能得到保障。 不过阿联酋表态之后,中东其他国家的反应就有点不一样了。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直接开了电视讲话,说以色列这法案是“对巴勒斯坦主权的公然侵犯”,还宣布要暂停和以色列的一些合作。 沙特、卡塔尔也出来发声,说担心局势会进一步升级,但像巴林这些已经和以色列建交的国家,暂时还没吭声。
搞不清它们是在观望,还是有其他考虑,反正从现在看,中东国家在这事上,立场还真不是完全一致。 和平进程悬了?国际社会的“软反应”更让人着急 除了中东国家,国际组织也有了一些动作,但大多都是“嘴上说说”。 联合国中东问题特使托尔文内斯兰发了个声明,说“对以色列这法案深表关切”,呼吁双方回到对话轨道;欧盟外交代表博雷利也说“这法案可能破坏和平前景”,但都没说具体要怎么解决。
这种“软反应”有点让人失望,毕竟巴以问题本来就敏感,现在以色列都开始搞单边行动了,国际社会要是不拿出点实际措施,怕是局势还得升温。 我想起2019年那回,以色列宣布要吞并戈兰高地,当时也引发了一阵动荡,后来还是靠国际社会的压力才暂时压下去。 现在这两项法案要是真的通过二读、三读生效了,说不定会重蹈覆辙。 巴勒斯坦那边要是觉得谈判彻底没希望了,搞不好会用更激进的方式对抗,到时候以色列再反击,整个中东的安全都得受影响。
毕竟巴以之间的冲突,从来都不是两国的事,还会牵扯到周边很多国家,甚至整个地区的稳定。 阿联酋在声明里还呼吁国际社会“别光看着,得履行责任”,通过外交协调、多边机制来遏制以色列的单边行动。 这话挺实在的和平这事儿,不是靠一方说了算,也不是靠嘴上呼吁就能实现的。 国际社会要是真的想推动巴以和平,就得拿出实际行动,比如施压以色列暂停法案推进,再撮合双方坐下来谈。
不然“两国解决方案”怕是要彻底变成空谈,到时候巴以之间的仇恨只会越来越深,受伤的还是普通老百姓。 总的来说,以色列这两项涉约旦河西岸的法案,表面上是国内立法,实际上是在单方面改变地区现状。 阿联酋的反对算是给国际社会提了个醒,要是再不管不顾,巴以和平进程可能就真的没回头路了。 毕竟中东这块儿已经够乱了,真要是因为这两项法案引发更大冲突,对谁都没好处,希望国际社会能早点行动起来,别让好不容易有点希望的和平,再一次泡汤。
久联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